2024/4/6 路得記 1 章 路得生命對的抉擇

Submitted by MikeLee on
討論區

(作者: 士林長老教會/楊晴媚長老)

《路得記》的故事是發生在「士師年代」的記事,「士師年代」是指在以色列百姓進入迦南地之後,從《約書亞離世》到《撒母耳做士師》之前的年代。

士師治理的年代,各人任意而行,本來以色列整個國家是有信仰的、是跟從神的,但在士師年代,各人卻任意而行,好像沒有神一樣,人們活出沒有神的生命。

《路得記》有兩個重點我們必須知道:             
第一,神顧念外邦人,神沒有棄絕外邦人!「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報償你。你來投靠在耶和華-以色列神的翅膀下,願你滿得他的報償。」(得2:12) ,當人投靠神時,神便要賜福給他,所以神的賜福無分以色列人還是外邦人。

弟兄姐妹!我們雖是外邦人,但當我們願意投靠神時,便能經歷神的賜福。《路得記》讓我們看到,神的心意是要《祝福凡投靠祂的人》。

第二,《路得記》讓我們看見,我們要學習活出,人與人彼此相愛的美好關係,更要活出人與神美善的關係來。

一、路得嫁入神國 (v.1-5)

「士師統治的時候,國中有饑荒。在猶大的伯利恆,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。這人名叫以利米勒,他的妻子名叫拿娥米;他兩個兒子,一個名叫瑪倫,一個名叫基連,都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。他們到了摩押地,就住在那裏。」(v.1-2)

在近東文化裡,人們是不會輕易移民的,因為移民往往會被當地的人歧視,甚至欺負,所以以利米勒作出移民的決定,其實是一個很重大的決定。

「以利米勒」這個名字的意思是「我的神是王」,他的故鄉「伯利恆」的意思是「糧倉」,以利米勒雖然說《我的神是我的王》,又住在糧倉,但他並沒有把「神」當作生命中的「王」來信靠!

看!當伯利恆出現饑荒,以利米勒便選擇離開,而他決定移居的地方是摩押地,摩押地是神所不喜悅之地,是亂倫敗壞的民族(參創19:30-38)。

以利米勒沒有選擇投靠神,他做的決定表面上好像很合理,因為伯利恆饑荒,沒有食物,但在這一章第21節經文提到,拿娥米說:「我滿滿的出去」,說明以利米勒是一個富足的家庭,即使伯利恆有饑荒,他若留在那裡也可能挺得過去,但顯然的,以利米勒依自己的心意而行,他沒有依靠神。

「後來拿娥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,剩下她和兩個兒子。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,一個名叫俄珥巴,第二個名叫路得,在那裏住了約有十年。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,剩下拿娥米,沒有丈夫,也沒有兒子。」(v.3-5)

以利米勒往摩押地去,不久他便死在摩押地。他的孩子在摩押娶了摩押的女子為妻。以利米勒這個遷移的行動,帶來了外邦女子《路得》生命的跟隨;以利米勒帶著一家到了摩押地,路得因婚姻走進了蒙福的道路,成為以色列民的一份子,因此能領受神的救恩。

路得成為以利米勒的家人,她便是嫁入了神的國。

二、路得歸入神國 (v.6-18)

「拿娥米與兩個媳婦起身,要從摩押地回去,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,賜糧食給他們。」(v.6)

以利米勒做了錯誤的決定,現在他死了,他的妻子拿娥米聽到耶和華眷顧以色列的百姓,賜糧食給他們,心中勢必非常懊悔,若他們一開始沒有移民,便不會淪落到這般田地了!

這提醒我們,不要走到神的前面去做自己,有時會因為離開神太遠了,而失去神原已預備好的恩典!

拿娥米和兩個媳婦起行,離開所住的地方,要回猶大地去。拿娥米心疼媳婦年輕守寡,就要兩個媳婦回娘家去再婚嫁;她們兩人聽了就放聲大哭,對拿娥米說:「不,我們要與你一同回你的百姓那裏去。」

拿娥米說:「我的女兒啊,回去吧!為何要跟我去呢?我還能生兒子作你們的丈夫嗎?我的女兒啊,回去吧!我年紀老了,不能再有丈夫。就算我還有希望,今夜有丈夫,而且也生了兒子,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?你們能守住自己不嫁人嗎?我的女兒啊,不要這樣。我比你們更苦,因為耶和華伸手擊打我。」(v.11-13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看!拿娥米貼心的看見兒媳的需要,她與兒媳有美好的關係!

要「歸入神國」是需要面臨抉擇的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當拿娥米對兩個媳婦作出分析後,俄珥巴想清楚後,便決定離開。但是,路得的心不同,她願意將生命交託給神帶領,最後她嫁給波阿斯,更成為大衛王和耶穌的先祖(太1:5-6,16),得著了無比的尊榮。

俄珥巴是長媳,按親屬承繼兄嫂的條例,本來應該是俄珥巴嫁給波阿斯的,但因著俄珥巴選擇離開,路得願意跟隨,最後路得得著了這個福份。

看!路得是何等的勇敢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路得選擇跟從拿俄米,就是選擇 — 願意跟從以色列的神,這是一個冒險之旅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路得和婆婆什麼都沒有了,他們兩人都是寡婦,回到伯利恆,估計只能靠拾穗過生活。

是的!我們「歸入神國」,就是一趟冒險之旅,聖經上所教導的真理,很多都和世界的價值觀不一樣,但我們要願意為神勇敢,為神冒險,為神爭戰;這一條成聖的道路,雖是挑戰極多,但一路有主同行陪伴,那必是一條充滿祝福的「恩典之路」!

三、活在神國裡 (v.19-22)

於是婆媳二人同行,她們回到故鄉伯利恆,全城都因她們騷動起來。婦女們說:「這是拿娥米嗎?」

「拿娥米對她們說:『不要叫我拿娥米(意思是《甜》),要叫我瑪拉(意思是《苦》),因為全能者使我受盡了苦。我滿滿地出去,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。耶和華使我受苦,全能者降禍於我。你們為何還叫我拿娥米呢?」(v.20-21)

拿娥米和路得回故鄉並不容易,她們要面對很多不同的聲音,但活在「神國」裡就不用害怕,只要堅持到底,神必有預備。

「拿娥米從摩押地回來了,她的媳婦摩押女子路得跟她在一起。她們到了伯利恆,正是開始收割大麥的時候。」(v.22) ,動手割大麥的時候,表示當時正是豐收的季節,當拿娥米和路得願意回轉歸向神,神便要賜福給她們。

從路得的堅持跟隨,可以看出拿娥米必定活出很美好的信仰生命,她教導兒媳,以致兒媳路得有很美的信仰告白:「你的百姓就是我的百姓;你的神就是我的神。」(v.16b)

神喜悅路得單純的心,路得本是摩押人,是要受審判的民族,但因著她做了正確的選擇,因此得以進入神的恩典裡。同樣的,今天我們都是活在咒詛中的人,但我們也可以如同路得一樣,做對的選擇,以致能領受「神國」的祝福。

弟兄姐妹!我們是否有以神作為我們的「王」呢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當困難來到時,我們如何做抉擇呢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我們是否會對神說:「我的神是我的王,我要投靠祢!」

親愛的主耶穌,感謝祢讓拿娥米和路得的生命,成為我們的榜樣。我們要專心跟隨祢。求聖靈不斷光照我們,叫我們不照理性和情理做決定,我們要清楚祢的心意,看重祢所看重的,我們要跟隨祢,跟隨到底。奉主聖名禱告,阿們!